World Vision - Gifts of Hope

Tuesday, February 10, 2015

【就食論事】之 消費稅,沒在怕的...嗎?

某日早餐,驚覺:一)飲料漲價了!二)乾撈麵好像少了一片叉燒?唉~汽油跌價,怎地百貨還是照樣漲漲漲呢?君不知,卻原來是消費稅(正統名字為商品與服務稅,Goods and Services Tax, GST)的陰影,正慢慢籠罩著大馬人民。

何謂消費稅?依照維基百科,消費稅亦名商品及服務稅,乃增值稅的一種。其特質有別於一般銷售稅/零售稅,即僅有消費者承擔,消費稅或增值稅在每個商品/服務的供應過程中,都須繳稅。如此層層疊疊,整個供應鏈(如生產商、經銷商、零售商和消費人)中,每人僅繳付商品增值的稅務。維基百科為這種稅務給了個生動的例子(數字為馬幣):
+-----+----+----+-----+-----+----+-----------+
| 供應鏈 | 售價 |消費稅 | 售價  |扣除進項稅|總繳稅額|成本(售價+繳稅)  |
+-----+----+----+-----+-----+----+-----------+
|原料供應商|  50|  5 |  55 |   0 |  5 |  ??+ 5= ??|
+-----+----+----+-----+-----+----+-----------+
| 生產商 | 150| 15 | 165 |   5 | 10 |  55+10= 65|
+-----+----+----+-----+-----+----+-----------+
| 零售商 | 250| 25 | 275 |  15 | 10 | 165+10=175|
+-----+----+----+-----+-----+----+-----------+
|消費稅總額|    |    |     |     | 25 |           |
+-----+----+----+-----+-----+----+-----------+
依照上圖所示,一樣商品從生產到零售,每個角色都負擔消費稅的一部分。有別於以往的銷售稅,若零售價為250元,銷售稅10%為25元,全數由消費者承擔,而若是消費稅,消費者僅負擔10元,而其他的15元,由生產商和零售商分攤。

這樣說來,消費稅豈不是讓消費者繳較少的稅?很好啊,不是嗎?而且,政府也說,很多的生活必需品如農產品等等,將豁免繳付銷售稅,這不是很好嗎?

只是,紙上談兵,往往無法反映實際情況。至少,政府口口聲聲保證消費稅的實施,不會加重人民負擔云云,可信度是值得商榷的。

首先,若真如政府所言,消費稅將使人民繳還更低的稅務,那政府為何推行銷費稅?若銷費稅所取代的其他稅收,將比銷售稅更多,那推行銷費稅,如何能提升政府收入?首相納吉於去年十月提呈的2015財政預算案,便清楚言明,消費稅將為國家收入貢獻更多。如此,那些多出來的錢,若不是人民繳交的消費稅,難不成是天上掉下來的?

第二,消費稅計算繁雜,推行時又另有繁文縟節。不僅政府部門,所有須交消費稅的商家和團體(年可徵稅營業額超過五十萬)都需花大筆的錢提升電腦系統以對應消費稅所需的計算、文件和查核。另,為了避免計算錯誤,很多稍大的企業,都得破費聘請稅務顧問,為他們的帳務系統提供咨訊和意見。消費稅顧問費用不菲,大企業的顧問費用只怕在六位數以上,還不包括電腦系統的升級呢!有些商家至今並無電腦系統的,別無選擇,必須購置新的電腦系統。這些額外的開銷,由誰買單呢?

其三,若商家無需登記繳付消費稅(年可徵稅營業額低於五十萬),雖說商品無需繳還消費稅,但一樣無法索取進項稅。如此一來,該商家的成本中,就包括了所付的消費稅。舉個簡單的例子:某麻麻檔年營業額不超過五十萬,無法徵收消費稅,而他們賣印度煎餅的麵粉、糖、鹽和油,都是零稅率(零稅率供應,Zero-rated Supply,不是豁免,只是稅率為零,賣這類商品的商家,若成本有繳付消費稅,可以索償進項稅),照理說應該無需起價,然而,店租將徵收消費稅呀!那成本要誰還呢?

此外,在一些行業中,由於大企業能享受進項稅回扣,這同時對無法享有進項稅回扣的小商家而言,是不公平的。例如,在購買雞飼料時,大農場能索取進項稅回扣,小農場卻不能(雞蛋雞肉都是零稅率的商品,商家可索取進項稅),而雞蛋或雞肉都有管制價格,如此一來,小農場由於得承擔消費稅,成本就遠比大農場來得高了。

中產階級向為國家奶牛,每年繳還繁重的稅務,一毛錢也拿不回,這情況在消費稅實施後,自然更慘,除了所得稅,還得交消費稅。只是同樣的問題,對月入三千以下的家庭而言,傷害更劇。以往這些人基本上無需繳付所得稅,拿一馬援助金,由其他納稅人補貼。可是如今,他們自己卻同樣得付消費稅,那所得的幾百塊援助金,充其量只是拿回自己繳的稅款罷了。

政府出此下策,只有一個原因:國庫空虛。只是近年來,我國財政面貌已大是不同。如今國際油價插水、股市低迷、匯率狂瀉,也不知為時多久,長期依賴國油派發紅包的我國財政,捉襟見肘是可以預見的。由數月前的汽油津貼削減,到直接砍掉津貼,更見政府荷包羞澀的窘境。而近期西馬大水災,賑災、災後重建、早發一馬援助金等,個個都要掏錢,政府其他千奇百怪的開支(如開飛機去度假等等),亦不見減少。消費稅的實行,對我國政府臃腫的財政黑洞而言,只怕也來得太小太遲了。

No comments: